没营养、不留种、破坏土地、基因漂移......转基因谣言为何经久不衰?专家破解6大谣言

zzdspe031c

时间 2024年5月1日 预览 14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3596683961254411/

原创 2024-04-30 18:03·北京科技报

核心要点:

1.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不存在因为转基因技术而导致营养不全的问题。

2. 说转基因不自然,这只是在概念上做文章,并不是一个真实的问题。

3. 留种是农耕时代的传统,现代农业不存在这个事情。现代农民是不希望留种的,他更希望买到可靠的、优质的商业种子。


2023年12月25日,37个转基因玉米、10个转基因大豆以及4个转基因棉花品种获得了生产和销售许可。这也标志着生物育种产业化在我国加快了步伐,转基因粮食作物也从田间地头朝着我们的餐桌又迈近了一大步。

与此相关,近十几年来围绕转基因作物的谣言经久不衰,且常能引发大众病毒式传播。本期“一起来唠科”联合北京科技报,邀请复旦大学希德书院院长,上海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卢宝荣、农学博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沈志成和科普作家袁越,一起来揭开围绕转基因的6大谣言,还原科学事实与真相。

转基因食品存在营养缺陷?

黄诗玥(主持人):转基因食品经常被贴上“科技与狠活”的标签,这背后既有大众对生物育种技术的隐忧,也有对食品安全的顾虑,其间也夹杂着大量的谣言和误解。这里我挑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希望老师们能做些说明。比如有人认为转基因产品会存在营养缺陷,这是真的吗?

卢宝荣(复旦大学希德书院院长,上海科普作家协会理事):转基因作物从品种开发一直到被端上餐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需要经过层层安全评价审核。在转基因食品安全方面,会对作物的毒性、过敏性,还有很多我们老百姓想不到的问题进行安全评价,也包括对营养成分的评价,看作物的营养成分会不会改变,作物会不会出现抗营养因子(抗营养因子是指一系列具有干扰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生物因子)等等。从食品安全的角度,不存在因为转基因技术而导致营养不全的问题。此外,食品生产方也会对营养成分做检测,如果营养缺乏的话,商家也不敢售卖。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2015年批准上市的一种转基因三文鱼(图后方)和一只传统养殖的三文鱼。这种三文鱼也是首例获准供上市和食用的转基因动物。(图源:网络)

沈志成(农学博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这个问题是非常清楚的,没有任何怀疑的,从理论上来说也是不可能的。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价都需要提供这些资料,转基因作物跟非转基因作物的营养成分对照,基本是没有区别的。

转基因技术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吗?

黄诗玥(主持人):有一种观点认为转基因技术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这是真的吗?

卢宝荣:关于转基因技术违背自然这个问题,我想说,把一种野生植物驯化成可栽培的作物,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不自然的,可以说人类从一万年前就已经开始在消费不自然的东西了。包括我们现在吃的红薯,就是因为很久以前植物在感染农杆菌以后块根膨大才形成的。所以说转基因不自然,这只是在概念上做文章,并不是一个真实的问题。人类的很多技术都是“司法自然”而发展出来的,使用杂交技术、激素也都是从自然现象中受到的启发,所以也是非常自然的。

转基因作物不让农民留种子?

黄诗玥(主持人):那转基因作物为什么不让农民留种呢?

沈志成:如果是转基因大豆,那大豆作为自交作物,即使是转基因大豆也是可以实现留种的。而玉米作为杂交作物,即使是非转基因品种的玉米,你自己留种再种植也会存在产量很低的问题。所以,作物能否留种的问题,其实跟转基因技术没有直接关系。

袁越(科普作家,《人造恐慌:转基因全球实地考察》作者):刚才卢老师有提到,我们把野生的植物培养成产量非常高,而且离了人就活不了的作物,这是非常不自然的,也是不环保的。所以,想把农业做到环保,唯一的办法是提高它的效率,这就是转基因技术的优势。第二,要提高效率,包括很多环节,比如施肥、打药等等。种子只是其中一步,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那这个重要的一步靠谁来做呢?靠大量的育种专家,这些人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研究出了一个很好的种子。然后这个种子第二年就被留种了,那这个育种专家还做不做了?

留种是农耕时代的传统,现代农业不存在这个事情。现代农民是不希望留种的,他更希望买到可靠的、优质的商业种子。同时,这个利润也会促使育种公司去研发更好的、更优质的种子。举一个典型的例子,玉米因为留不了种,农民每年都需要向种子公司购买。种子公司也因此有动力去研发新种,于是它的产量在过去50年里涨了6倍。与之对比,大豆是可以留种的,很多农民也确实在偷偷留种,结果就是大豆的产量在过去50年里只涨了2-3倍。

再者,种子在各项农业成本里只占小头,成本最多的是化肥、农药和人力,花一点钱就能得到一个可靠的、高产的种子,是非常划算的。

有机食品一定比转基因食品更健康?

黄诗玥(主持人):有机农业和绿色食品等概念的风行,潜在地也强化了一种观念,就是自然食品一定比加工食品更健康,这是真的吗?有机产品和转基因产品之间真的存在天壤之别吗?

沈志成:我认为转基因产品和有机产品并不是矛盾的,而且有机农业是不可能大规模替代现代技术农业的。我们现在有这么多人口,一定需要用最少的面积、最高的产量来满足我们的需求,有机农业是达不到技术农业的产量的。如果我们能够接受有安全保障的转基因技术、农药技术、化肥技术,我想不通为什么所谓的有机农业会占主要地位。

卢宝荣:有机农业基本的定义就是按照非常传统的这个方法来种植或经营土地。首先,在目前人口不断增长的状态下,很难用传统的、刀耕火种的形式来养活这么多人。第二,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我们也很难再找到一块原始纯净的土地去种植作物了,大量的土地其实已经或深或浅地遭受了工业社会的污染。第三,以前那种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存在了,有机农业真正的出路在于新的技术。例如通过技术让作物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氮元素、预防病虫害、除草等,这些问题很难依靠单纯的人力解决。

▲有机食品 (图源 视觉中国)

袁越:我采访过很多中国的有机农业。在《人造恐慌: 转基因全球实地考察》这本书里,我写了一个曾经被中国媒体吹捧了很多年的一个有机农业从业者。这人声称除草不用除草剂,除虫采用的是有机杀虫(用昆虫来控制害虫)。我跑过去一看,整个田里的杂草比豆苗高好多,他妈妈也因为被逼着人工拔草给气跑了。他就种了两三亩地,指什么活呢?一个是卖高价,价格比别人的贵好多倍,因为他声称自己种的有机豆非常健康。另一个渠道,因为当时很多媒体把他树立成典型,于是有很多城市白领去他那里体验生活。

事实上,在另一本书《人类的终极问题》里,我还专门用一章内容讲述了有机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关系。首先,之前也提过,农业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不环保的事情,这不只是因为用了农药、化肥的原因,农业最不环保的地方在于土地利用。一提起传统农业,大家脑子最先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