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黄金薄膜”:上可助力航天 下可护佑电缆

zzdspa31c5

时间 2024年5月5日 预览 13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4936650578854450/

2024-05-04 16:29·桂林生活网

国内首条1.6米幅宽BOPI薄膜生产线,被认定为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解决了我国航空、航天等应用领域对宽幅PI薄膜的需求。(桂林电科院供图)

□本报记者 唐健扬

在桂林电科院下属格莱斯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卷卷金黄色的聚酰亚胺薄膜让记者眼前一亮。这些新材料,可是解决关键问题的“能手”。它能在330摄氏度高温下连续稳定工作1000小时,一些物体如果穿上这层薄膜“外衣”,性能会极大增强。业内人士形容,没有聚酰亚胺薄膜,就没有当今高集成度的微电子工业。

“聚酰亚胺薄膜(以下简称‘PI薄膜’)具有极佳的绝缘性、化学稳定性、耐辐射等性能,目前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电缆通信产业等领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之一。”桂林电科院下属子公司桂林格莱斯总经理罗春华介绍,PI薄膜由于技术壁垒高、性能优异、价格昂贵等原因被称为“黄金薄膜”,也被称作制约我国发展新技术产业的三大瓶颈性关键高分子材料之一。

罗春华表示,在1.6米双向拉伸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以下简称“BOPI薄膜生产线”)开发之前,国外PI薄膜的最大幅宽可达2.2米,而国内的PI薄膜生产线的最大幅宽为1.2米,不能满足航空航天等应用领域更大幅宽PI薄膜的要求,因此PI薄膜的设备国产化显得尤为重要。

研发之路谈何容易。2019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将1.6米幅宽BOPI薄膜生产线列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19年版)》中,桂林电科院作为一家以电触头材料、绝缘材料、薄膜成套装备为主导产品的综合型科技企业,毅然决然将开发1.6米BOPI薄膜生产线列为最重要的战略目标。

“在1.6米幅宽BOPI薄膜生产线设计开发过程中,我们突破了设备幅宽加宽、速度增大后面临的风热场均匀、高精度纠偏、热胀冷缩对设备损伤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使设备性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罗春华告诉记者,凭着公司的技术沉淀,历时2年时间,先后攻破了流延机辊筒多腔并联、钢带张力均衡纠偏、纵拉辊筒单独驱动模式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于2021年向客户成功交付了国内首条1.6米幅宽BOPI薄膜生产线,被认定为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解决了我国航空、航天等应用领域对宽幅PI薄膜的需求。至此,桂林电科院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可以自行设计开发宽幅BOPI薄膜生产线的公司。

据了解,公司成功研发的1.6米幅宽BOPI薄膜生产线,与国内1.2米幅宽生产线相比幅宽增大了33%,同样的生产速度下,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设计开发的BOPI薄膜生产线的设计速度达到10m/min,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今,随着航空、航天、5G通信的发展,PI薄膜的市场需求量每年都保持着10%的复合增长率。“我公司1.6米幅宽BOPI薄膜生产线研发成功以来,与上市公司等多家客户先后签订了近10条生产线项目合同,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罗春华说道。

目前,桂林电科院拥有有效专利243件,其中发明专利192件,软件著作权11件,涉及装备类的专利近100件。企业先后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广西双向拉伸薄膜装备工程中心、机械工业双向拉伸薄膜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企业工业设计中心—薄膜成型装备工业设计中心。

来源:桂林日报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