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重返北上广”,重庆出现负增长

zzdspa31c5

时间 2024年5月2日 预览 16

转载:https://new.qq.com/rain/a/20240502A00T3500

2024-05-02 16:07·中国房地产报·发布于河北


36个重点大城市中,只有两个城市出现人口负增长,即烟台和重庆


中房报记者 许倩丨北京报道
“逃离北上广”的人又回来了。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梳理26个GDP万亿元城市及省会城市人口数据发现,2023年,合肥、郑州、杭州、成都、深圳、上海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均实现了超过10万的增长规模;4个一线城市2023年人口增量全部转正。
数据显示,2023年末,深圳市常住人口1779.01万,创历史新高;一年人口增加12.83万,增量居一线城市之首。在2022年,受新冠疫情等影响,一向以人口净流入著称的深圳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减少了1.98万。
广州常住人口亦重回增长轨道。2023年末,广州常住人口1882.7万,2023年人口净流入9.29万。2022年,广州人口净流出7.65万。
京沪两座城市的人口增量亦回正。2023年末,上海常住人口2487.45万,一年新增人口11.56万。2023年,上海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1‰,户籍常住人口增长10.54万,说明户籍常住人口的增长是推动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动力,背后是近年来上海落户政策的松绑。2022年,上海人口减少了13.54万,是全国人口减少最多的城市。
一线城市中,人口增加最少的是北京,2023年新增人口1.5万,常住人口数量达到2185.8万。但这一增长的大背景是,从2016年到2022年,在北京主动疏解非首都功能,将低端产业迁往郊区乃至迁往周边城市的背景下,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已经“六连降”,合计减少9.6万。2022年一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减少了4.3万。
从两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北京市六区(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常住人口都在减少,而外围区人口都在增加。其中通州区、大兴区、昌平区10年人口增量都在60万以上,房山区也增加了36.8万。
除疫情结束人口回流因素外,一线城市发起的抢人大战也是人口转向的重要原因。2023年4月,北京房山区发布《房山区实施“聚源计划”引才聚才支持办法》;上海则多次放松了高校毕业生落户门槛,允许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与华师大四所高校的本科生直接落户。
部分东北地区亦出现人口回流趋势。截至记者发稿,除黑龙江外,辽宁和吉林已公布20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