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这是飘了?准备强行往我国出口大批榴莲,哪里来的勇气?

zzdspe05c0

时间 2024年5月3日 预览 19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4646975393907209/

首发·小琪爱聊聊

菲律宾榴莲"出海"的号角已经吹响!

这个素有"东南亚果王"之称的热带水果,正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要在中国市场掀起一场"榴莲风暴"。菲律宾这是飘了?准备强行往我国出口大批榴莲,谁给他的勇气?

但在这场"入华"大戏中,机遇与挑战并存,荆棘与鲜花同在。

菲律宾榴莲能否"榴"你同行、称霸中国市场?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跌宕起伏的"榴莲奇幻漂流记"!

菲律宾榴莲产业:东南亚果王的崛起之路

在东南亚这片热带风情的土地上,一种独特的果实正以势不可挡之势崛起,它就是被誉为"果中之王"的榴莲。

而在诸多榴莲产地中,菲律宾无疑是最耀眼的一颗新星。

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肥沃的火山岩土壤,赋予了菲律宾榴莲王者基因。

近年来,菲律宾榴莲种植面积呈爆发式增长,从 2010 年的 10 万公顷猛增至 2020 年的 30 万公顷,增幅高达 200%!一个个硕大的果园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榴莲树在骄阳下舒展枝叶,绿意盎然。

菲律宾政府也敏锐地嗅到了这股"榴莲经济"的潜力。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随之出台:低息贷款鼓励农民扩大种植、税收减免激励企业深加工、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体系......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榴莲产业一跃成为菲律宾农业的支柱之一,为农民增收、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如今,菲律宾榴莲产业早已不满足于地区市场,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尤其是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榴莲消费国。

面对中国消费者对榴莲品质的挑剔眼光和对价格的敏感神经,菲律宾榴莲业者反而信心满满。

他们坚信,凭借独特的品种优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定能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让更多中国吃货领略到"菲律宾榴莲风味"的独特魅力。

中国榴莲市场:消费升级催生"榴莲热"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民收入水平节节攀升,人们不再满足于温饱,开始追求品质生活。

昔日餐桌上的"清汤寡水",如今已被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所取代。

在这场消费升级的浪潮中,榴莲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这个长相奇特、气味独特的热带水果,曾经被很多中国人"避之不及",但如今却成为了众多吃货的心头好,点燃了全民"榴莲热"。

究其原因,榴莲独特的风味魅力功不可没。当你破开那坚硬多刺的外衣,迎面扑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奶油香,夹杂着微微的醉人酒味。

入口瞬间,绵密柔滑的果肉在舌尖化开,甜而不腻,留下满口的馥郁余香。这种味觉盛宴,对于追求新奇刺激的年轻消费者而言,简直是不可多得的"网红"打卡食物。

而对于那些资深吃货来说,品鉴榴莲更是一种高端享受,就像品酒一样,可以细细体会不同产地、不同品种榴莲的微妙差异。

在消费者"用嘴投票"的背后,是中国榴莲市场的快速崛起。据统计,2020年中国榴莲进口量达到12万吨,同比增长30%,进口额更是高达10亿美元,增幅接近50%。

与此同时,国内榴莲价格也水涨船高,动辄几十甚至上百元一斤,但依然供不应求。

在"榴莲经济"的驱动下,从种植、加工到物流、零售,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业内人士预测,未来10年,中国榴莲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

面对如此诱人的市场前景,菲律宾榴莲业者跃跃欲试,急欲在这块大蛋糕中分一杯羹。

但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市场不是想来就来的,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榴莲战场"上站稳脚跟,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

菲榴入华: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菲律宾榴莲满怀雄心地走向中国市场时,一道道"关卡"也正在等待着他们。要知道,榴莲可不像苹果香蕉那样"好伺候",它娇贵得很,稍不留神就会变质腐烂。

从菲律宾到中国,动辄数千公里,如何保证榴莲在漫长的旅途中"原汁原味",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冷链物流、气调包装、精准温控……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一旦掌控不当,满箱的"果王"就可能沦为"烂泥",不仅损失惨重,更会坏了"菲榴"的金字招牌。

有了物流保驾护航,菲律宾榴莲才算迈进了中国市场的"大门"。但要真正走进中国消费者的"心门",还得通过层层严苛的质量安全"把关"。

农残限量、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中国对进口水果的食品安全标准可谓"惨绝人寰",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打回原形",再也无缘与中国吃货"亲密接触"。

对于菲律宾榴莲业者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在种植、采后等各个环节严格把控,时刻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交出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即便品质过硬,菲律宾榴莲也难以高枕无忧,因为随时都会"杀"个回马枪。泰国、马来西亚等老牌榴莲大国,可不会轻易让出"天下第一榴"的宝座。

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种植面积,他们完全有能力在价格上压制菲律宾,抢占中国市场先机。菲律宾榴莲要想在这场"价格战"中胜出,就必须在"物美"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以"价廉"取胜,用性价比赢得中国消费者的芳心。

菲律宾榴莲的"入华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考验着菲律宾榴莲业者的智慧和韧性。

但他们心中或许还有一个更大的疑问:面对菲律宾榴莲的"登陆",中国市场究竟会以何种姿态迎接这位"新客"?

中菲农贸合作:供需互补还是霸王条款?

当菲律宾榴莲"叩关"中国市场时,一场农产品贸易的"博弈"也随之拉开帷幕。

表面上看,这是一桩"风景宜人"的买卖:菲律宾有优质的榴莲供给,中国有庞大的消费需求,双方一拍即合,皆大欢喜。

但实际操作中,事情可没有那么简单。贸易谈判桌上,菲律宾难免会打起自己"独特资源"的主意,试图给中国开出一些"离谱"的条件,比如高价独家供应、减免进口关税等等。

而中国作为"买方大户",当然也有自己的一盘算,那就是用量大优势压价、用准入标准设门槛,务求以最优价格获得最好品质。双方的博弈,很可能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那么,如何才能在这场"角力"中实现共赢呢?答案只有一个:平等议价,尊重规则。

作为供给方,菲律宾要充分认识到,中国市场虽大,但绝不是任人"宰割"的"肥肉",更不是想怎么涨价就涨价的"自留地"。

面对中国消费者日益挑剔的眼光和理性的选择,菲律宾榴莲只有以优质优价取胜,才能赢得市场青睐。

而作为需求方,中国更要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欢迎更多优质水果入华,而不是一味设置壁垒、关起门来"自己玩"。

只有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双方才能真正实现供需良性互补,共同做大"榴莲蛋糕"。

当然,谈判桌上难免会有"七上八下"的讨价还价,这本是贸易的"常态"。

菲律宾榴莲业者瞄准的是中国这个"大目标",自然希望尽可能多地分一杯羹。

但他们也要认清现实,学会适时妥协。比如在价格上给予一定优惠、在质量上接受中国标准等等。只有踏实做好"自己的榴莲",用诚意打动中国消费者,才是立足之本。

而中国也应给予菲律宾榴莲以适当的"成长空间",在监管之外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助力菲榴产业做优做强,实现更高层次的合作共赢。

结语:

菲律宾榴莲的"中国梦",注定是一场充满悬念的"水果奇遇记"。

机遇像一张张闪亮的"入场券",吸引着菲律宾榴莲走向更广阔的中国市场;挑战如一道道严苛的"过关考验",磨砺着菲律宾榴莲的品质与韧性。

无论前路如何,菲中农贸合作的大门已然敞开,互利共赢的愿景正在地平线上闪耀。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农业贸易的新征程,让"菲式榴莲"与"中国味道"碰撞出更加绚丽的火花!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