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立陶宛这么“淘”明面上疯狂反俄,背后却给俄打“保护费”

zzdspa442d

时间 2024年5月3日 预览 20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4047840814940735/

首发·察言观色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近期,立陶宛这个国家,以其对俄罗斯的极端严厉政策,再度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在2022年10月,立陶宛政府曾向欧盟大力提议,加强对俄罗斯的严酷经济制裁,甚至鼓噪禁止出口如钉子、缝衣针和编织针等这些生活必需品,企图直接重创俄罗斯的工业生产。

    这一举动,不仅凸显了立陶宛政府在捍卫国家安全和独立自主上的所谓“坚定”立场,同时也彰显了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跳梁小丑般的活跃角色。

    立陶宛表面上的这番大张旗鼓,似乎在向全世界展示其对俄罗斯的强硬态度,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它却显露出对可能冲突的深深忌惮。

    为了与俄罗斯保持一种复杂而微妙的平衡关系,立陶宛竟然暗地里支付保护费,试图以金钱换取平安。

    这种看似自相矛盾的策略,既折射出立陶宛政府对国家安全的焦虑,又反映了它想方设法避免与俄罗斯正面对抗的苦心,可谓是立陶宛政府对国内外政策“深思熟虑”的结果。

    在国际大舞台上,立陶宛不仅将俄罗斯视为心头大患,更将白俄罗斯也列入威胁名单。

    这种所谓的“坚定”立场,在某种程度上让立陶宛在俄罗斯的眼中显得格外“刺眼”。

    但令人讶异的是,面对俄罗斯的潜在威胁,立陶宛并未选择退缩,反而继续秉持其对外政策的一贯原则,企图以小国的身份,在国际政治中玩弄策略智慧。

    立陶宛的这番举动,在近期乌克兰的爆料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印证。

    尽管立陶宛公然宣称拒绝从俄罗斯进口粮食,但事实却是,它已经暗中从俄罗斯大肆进口粮食。

    这种行为不仅揭示了立陶宛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的“灵活性”,更暴露了国际政治中信息与行动之间的巨大鸿沟。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个口口声声反俄的国家,却背地里从俄罗斯进口了约2万吨粮食,耗费资金超过200万欧元。

    考虑到立陶宛的人口也仅有约200万,这批粮食恐怕很快就会充斥其国内市场。

    立陶宛的这种行为,无疑在乌克兰引起了强烈的不满,因为乌克兰本身作为粮食出口大国,完全有能力成为立陶宛的粮食供应源。

    而立陶宛的这一选择,不仅背离了之前的承诺,更似乎是在为未来可能与俄罗斯的关系恶化留下回旋的余地。

    事实上,这种在国际政治中玩弄双重标准的行径,在欧洲并非孤例。

    仅仅在今年2月,欧盟国家就从俄罗斯进口了超过90万吨的谷物。

    其中,就包括那个以反俄自居的立陶宛的邻国——拉脱维亚,也从俄罗斯进口了超过5万吨粮食。

    这一行为无疑表明,尽管欧洲国家在口头上对乌克兰表示支持,但在实际行动上却暴露了对俄罗斯商品的深度依赖。

    对于立陶宛这样的小国而言,如果真的敢与俄罗斯彻底切断经济和安全联系,恐怕会面临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

    因此,尽管它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出激烈的反俄情绪,但实际上却通过经济交易暗中向俄罗斯示好,这无疑显示了它对自身安全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俄罗斯的实质依赖。

    立陶宛这种“高调反俄、低调合作”的政策,简直就是一种现实政治策略。

    这种策略虽然表面上看似自相矛盾,但实际上却揭示了立陶宛的政治谨慎和对国家安全的极度重视。

    同时,也反映了欧洲在处理与俄罗斯关系时所面临的复杂性和深层次的经济依赖。

    对于我们这些观察国际局势的中国人来说,立陶宛的这种情形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审视欧洲国家在国际政治中游刃有余的双重标准行为。

    这种行径不仅令人咋舌,也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