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长跨市“地铁”要来了

zzee6fe

时间 2024年5月23日 预览 7

转载:https://new.qq.com/rain/a/20240523A03P4M00

2024-05-23 16:34·中国新闻周刊·发布于北京

一条全长258公里,横跨广州、佛山、东莞、肇庆、惠州5城的东西向“地铁化”运营城际大动脉,要来了。
近日,珠三角地区备受关注的广佛南环、佛莞城际铁路即将开通运营,将与已开通的佛肇城际、莞惠城际铁路首末相连,贯通运营。
不同于传统城际铁路,该线路将全面启用“站站停+大站快车”的公交化、地铁化运营模式,乘客可随到随走,无需提前购票。同时,支持使用地方交通卡刷卡和扫码上车,方便快捷。
由于该模式与传统认知中的城际铁路有本质区别,更接近于日常地铁出行模式,因此被不少网友打趣为“广东大号地铁”。
虽然其他城市群有过类似城际铁路“地铁化”尝试,但范围相对较小,如粤港澳大湾区这般一下子贯通250多公里、横跨5市,尚属国内首次。
轨道交通“地铁化”
我国城市群尺度轨道交通系统通常分为四个层次:以地铁为主,满足城市内部多式出行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以市郊铁路为主,主要支持中心城区与市域(或都市圈)外围之间潮汐式通勤的市域(郊)轨道交通;以城际铁路形式为主,主要支撑城市群内不同城市之间多种出行需求的城际轨道交通;以高铁或普铁为主,服务跨区域出行的轨道交通。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杨浩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城市轨道交通、市域(郊)轨道、城际轨道一体化规划建设和运营是未来发展方向。这种模式既能满足乘客个性化出行需求,又能优化交通服务资源配置利用,是轨道客运交通的高级发展形式,也是运营管理制度的服务业态创新。
广州地铁集团宣传部部长许坤杰曾表示,广佛南环、佛莞城际铁路在完成试运行和各项相应的程序后将尽快开通运营,有效加强广州、佛山、肇庆、东莞、惠州等5个城市的区域交通联系,加快形成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通勤圈。
比如,从广州长隆站乘坐“大站快车”出发,到佛山西站、东莞西平西站用时约30分钟,到肇庆鼎湖东站、惠州陈江南站用时约60分钟,将实现广州至佛山、东莞中心30分钟互达,其他城市60分钟互达。
四线开通后将横跨5城。图片来自广东发布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沛霖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谈道,新建广佛南环、佛莞城际铁路与佛肇城际、莞惠城际铁路相连后,东西向贯穿粤港澳大湾区,补齐了现在以南北向为主的城际铁路网络,有利于促进珠江口两岸交流,完善大湾区轨道交通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这四条城际铁路采用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TOD开发模式),有利于将轨道交通延伸方向与沿途城市功能和地块价值相结合,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增长,形成新的经济带。
李沛霖指出,这四条城际铁路跨越多个城市,需要在票价、铁路行车制式、管理等方面实现统一,并协调好城市间财政税费和上盖物业(一种依托地铁轨道系统而建立的物业类型)分成。这既有利于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机制,促进区域内畅通沟通,也有利于反哺各地区公共服务,形成良性循环。
同时,李沛霖也提到,跨区域协同推进的最大难点在于利益分配问题,需市场化上盖物业之间的合作,探索出合理的合作机制,平衡各方利益,才能有效推进适合城际轨道交通的TOD开发。
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
李沛霖提到,城市群内部的出行需求主要分为上下班潮汐出行、休闲出行和跨地区商务出行,不同出行需求应匹配合适的轨道交通服务。
他说,目前部分地区存在轨道交通服务与出行需求错配的现象,阻碍了区域一体化发展。这四条城际铁路采用公交化运营模式,拓展了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通勤圈范围,从宏观上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从微观上允许更多家庭拓展就业选择空间,同时增强生活幸福感和工作获得感,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意义。
“它可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城市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差异化产业和功能,形成开放式、网络型的经济区,增强区域竞争力。”李沛霖说。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珠三角城市群中,广州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城市中心区一定程度上存在建筑“过密”问题,轨道交通“地铁化”有助于引导大都市中心部分功能向邻近城市疏解。
图为广州市。图/图虫创意
他说,一方面可以发挥广州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佛山、东莞、肇庆、惠州等城市做大做强提供新动力,同时为广州“腾笼换鸟”、功能升级提供新机会。另一方面,还可以密切沿线城市之间同城化进程以及人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资本流,推动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地域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合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好的区域合作基础。
从东莞前往佛山的车次。图/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珠三角‘城际地铁’的‘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经验将为地方政府参与轨交投资、运营、管理以及我国区域铁路系统改革创新,提供新样板、新路径。”曾刚说。
广州市社科院城市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柳立子接受中国新闻周刊时表示,珠三角地区正积极推动产城融合和城乡融合,轨道交通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珠三角地区以专业镇发展为特色,专业镇的显著特点是主导产业突出,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人口聚集。通过轨道交通建设,可以有效联动各乡镇与各中心城市联系,促进城乡融合和人口流动。
她说,通常而言,轨道交通站口周边会形成新的人口和产业集聚点,而站与站之间则可规划为生态屏障和绿化带,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城乡融合的理想状态并非城市中心向外无限制扩张,而是通过便捷的交通连接,在轨道交通站口附近形成自然与特色产业结合的宜居环境。不同产业和人群可根据需求选择居住和工作地点,形成产城融合、三产融合的城市发展格局。”柳立子说。
曾刚认为,在珠三角城际“地铁”沿线车站建设过程中,还需重视车站附近区域综合交通网的衔接配套,建设换乘便捷的城市公交系统;重视车站与附近机构、社区、绿地之间的联动互助,丰富城际“地铁”的综合服务内容和方式,优化车站周边地区的功能,提高相关方的运营与经济效率。
能否推广到全国?
全国范围内,随着城市之间人口流动、资源共享等需求的增加,不少地方正探索以“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方式串联城市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