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顶梁柱的“80后”“90后”,你们置办了什么“新式年货”?

zzdsp49cc0

时间 2024年5月5日 预览 12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4936650578854450/

2024-02-06 08:23·济南时报-新黄河

“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眼看龙年春节就要来了,超市里响起了熟悉的“恭喜发财”。你家的年货备齐了吗?不再是瓜子、糖果、水果“老三样”,当代人购物车里的“新年货”让人耳目一新—电子产品、生肖元素、预制菜甚至表情包、红包封面、吉祥话,都是当下最“潮”的年货!

不断更替的年货清单里,藏着一个家庭对新年的期盼,更藏着时代变迁带来的幸福感。

不同年代的年货记忆

从赶大集到线上购

“我小时候最盼着年前跟爸妈去赶集,别提有多热闹了!”

“80后”济南市民夏楠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她记得每当过了腊月初八,家里就把备年货提上日程。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跟着爸妈去赶集,看着眼前的瓜子、花生和糖果,没有一个孩子不心花怒放。不过,最让夏楠期待的,还是那身盼了一年的新衣服。“集上卖衣服的摊位很多,还有卖布料的,每次缠着爸妈买了新衣服我都特别兴奋,到家后新衣服要整整齐齐地叠在床上,每天都要在家里穿上臭美一下,就盼着大年三十穿上出去玩。”夏楠记忆中,爸妈还会趁过年买新的暖水瓶和碗筷,寓意着“添福”。村里条件好的家庭,还会托人从外面带高级的糖果和饼干。

对“90后”来说,小时候置办年货的场所已经搬进了市场和超市。“小时候我家住在老东门附近,那是有名的小商品市场,春联、福字、中国结都能一站式买全,还能趁着过年的氛围买最流行的文具和贴纸!”市民郑璐记得,那时候菜和肉的供应还没有现在这么充足,爸妈总会提前备好不少排骨、猪蹄和青菜,足够整个春节假期吃。

曾经跟在父母身后要糖吃的“80后”“90后”,如今已经成为一个个家庭的顶梁柱,采买年货的任务落在了自己身上。“现在我买年货,从‘双11’就开始准备了,趁着低价囤上点坚果礼盒、成箱的白酒、茶叶,这可比走亲访友时到超市现买省不少钱!”郑璐说,寄回家给父母的礼物她也会在网上购买直接邮寄,省得赶高铁时大包小包不方便。夏楠也是如此,今年,她要和丈夫一起带着孩子回700公里外的农村老家,后备箱里满满当当的年货,要么从网上购买,要么是外卖送来,“年底工作忙,没时间去超市选购,从网上买又便宜又方便。”

《淘宝2024年味新趋势》显示,2023年12月以来,淘宝平台上鱼、虾、肉类的销量涨幅非常明显,特别是一些传统意义上以前只能在线下购买的“硬菜”,部分产品近一个月的销量对比去年同期涨了130%。

新年货取代“老三样”

“龙元素”受追捧

瓜子、糖果、水果,被大家称为年货“老三样”。这几年的春节,各类“新年货”成了宠儿。

“今年家里的年夜饭我掌勺,所以从网上买了一些预制菜,像平时家里没条件做的佛跳墙、花胶鸡这类‘硬菜’,让父母也尝尝鲜!”“00后”市民小罗说,除了预制菜,自己还给家里添置了一台咖啡机,托朋友买了不少咖啡豆,希望能给父母的退休生活添一些乐趣;市民赵女士今年帮自己的父母购买了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父母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想让他们从家务中‘解放’出来,正好趁春节假期教给他们怎么用。”赵女士说,还有同事为了记录回家过年的场景,专门买了一台无人机。

洗碗机、胶囊咖啡机、空气炸锅、真空破壁机……这类智能家居产品成为新年新宠,跻身年货“热销榜单”。此外,很多人对龙年情有独钟,带有龙元素的年货也很受追捧。

“现在朋友圈里抢龙年茅台的人特别多,我也跟风预约了好几次,可惜都没抢到。”市民陈先生说,一些龙年文创产品也特别受欢迎,自己今年就购买了故宫文创的龙年套装,包含冰箱贴、钥匙扣、春联、福字、灯笼等各种产品,让新春氛围感十足。“故宫博物院的神龙马克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御龙笔袋挎包、苏州博物馆的龙萌萌毛绒包挂、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铜龙摆件……好多博物馆推出的‘龙年货’也卖爆了!”

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符号,春节前夕,“龙”元素带动相关生肖消费一路走高。消费内容社区“什么值得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年货节期间,“龙年”关键词商品相比去年的“兔年”关键词商品交易总额增长70%。据义乌小商品城数据,有关生肖龙的商品近期搜索量翻了一倍,小商品城里的年画市场人流量增幅明显,像龙角帽、龙玩偶等销量持续火爆,其他的龙形象摆件、灯笼、钥匙扣等节庆商品,同样热卖。

属于年轻人的仪式感

手机里的“电子年货”

美甲、种睫毛、烫头发,当爱美女生正忙着搞“年前三件套”的时候,更“潮”的年轻人已经开始置办“电子年货”了——红包封面、表情包、吉祥话、视频会员……

从今年元旦起,“00后”市民小王就开始有意识地收集新一年的红包封面。这些红包封面摆脱了千篇一律的样式,有大气磅礴的中国风、可可爱爱的卡通风还有专属粉丝的“爱豆”风。为了抢到更多新鲜封面,她还特意加了互助微信群,群主会时不时分享蹲点抢各大品牌红包封面的信息。“我还收藏了很多表情包,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博主都在分享或者售卖原创表情,现在拜年大多数是在线上,用表情包表达心意,也是一种新颖的方式。”还有博主整理了适合在小年夜、除夕、正月初一等不同时间发布的朋友圈文案,以及设计好的九宫格图片等,不少网友收藏、点赞。

除了红包封面,视频会员也成了“00后”大学生必备“电子年货”。为了在回家的漫漫路途及在家过年期间不无聊,不少人特地开了视频网站的一个月会员来追剧,准备了充足的“电子榨菜”。记者搜索“电子年货”发现,在电商平台上,有店铺推出了A I帮写吉祥话服务,价格为0.01元,擅长俏皮可爱吉祥话的虚拟人给了“社恐”人群回复微信的样板,比如提问“对爷爷说什么”,AI立刻回答了一箩筐的吉祥话,“爷爷,新春到,福如东海长流水啊!愿爷爷在新的一年里,福气如山,好运连连……”

“电子年货”也是一种情绪价值。有商家推出了新春“迎财神”服务,虚拟“财神爷”在线祈福。有网友晒出了许愿聊天记录,“尊敬的财神,我希望年终奖能多一点。”虚拟“财神爷”回复道:“金玉满堂,财源滚滚。吾将佑你,愿汝年终奖金如春水般涌来……”

年货大集又成新宠

非遗好物带回家

“刚放寒假回来就跟着爸妈去赶年货大集了,没想到现在集上这么热闹!”

从外地回济南过年的大学生王成松说,前几天自己去华山公园赶集,本以为就是普通的年货大集,没想到既有各大老字号的摊位,又有非遗产品,还有民俗、戏曲表演,自己和家人买了不少超市里见不到的特色年货,章丘的黄家烤肉、龙山小米,历城的富硒鸡蛋,济阳的小番茄……“我觉得赶集特别有年味儿,像是回到了小时候,而且比小时候的大集更多了一些文化氛围,不仅是买年货的渠道,更是体验民俗文化的好机会!”

逛大集,可以“一站式”备齐年货,可以近距离感受春节的喜庆氛围,还可以体验浓厚的乡土味、文化味,文艺演出队伍将舞台搬到了集市上,让乡村市集变成了“文化大集”……记者注意到,济南各区县、功能区都推出了年货大集活动,泉城非遗好物正通过年货大集走进千家万户,走到全国各地。济南市“泉”在济南过大年的十大特色活动中,也有新春大集的身影。

从糖果、春联等“传统年货”,到非遗产品、杂技表演、年画商品等“花式年货”,再到智能化的“电子年货”,年货品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市场,到年货大集,再到社交媒体、电商平台,年货的购买方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从亿万消费者年货“清单”里,我们看到了时代变迁,更看到了满满的幸福感。

街采

受访者 杜同学

我也置办了“电子年货”,比如游戏里新推出的红包封面、人物皮肤,都是龙年限定款,跟同学、朋友打游戏的时候会更有仪式感,也更有话题可聊。我觉得年轻人置办“电子年货”就是在追求一种情绪价值,开心就好。

受访者 孔女士

我是“80后”,我小时候都是跟着父母到年货大集上置办年货,那时候可以选择的商品比现在少多了,除了基本的菜和肉,没有多少零食水果。现在每次办年货的时候都觉得很幸福,生活水平真是提高了,什么都能买到。

受访者 陈先生

每年回老家过年之前,我都要采购很多年货,基本都是网购直接寄回家,比自己大包小包拎回去更加方便,而且价格也更优惠。我觉得现在购买年货可选择的方式非常多,既能满足线下购物的乐趣,又能方便像我这样的上班族。

微观点

年货承载着对未来的期许

经济日报

从最初全家老小一起排队抢年货,到如今拿着手机在屏幕前一键下单,采购年货变得更方便,可以选择的品类也更多。人们通过年货得到的满足,不再只是“在春节能吃上肉”那样简单。

年货消费变迁是经济发展、收入提高、技术跃升、代际更替、文化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