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星盾帮美军全球直播式监控,改变战争规则,中国怎么办?

zzdspc50f0

时间 2024年5月4日 预览 25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4727494630720000/

原创 2024-03-29 09:13·瞩望云霄

在中国互联网上,关于马斯克旗下的星链是否对中国构成军事威胁的话题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议。有人说星链能撞击洲际导弹,也有人认为星链可以观测地面的目标,其实这些都是夸大其词的说法。现在的星链,充其量就是一个在太空中部署的路由器,在军事上的使用前景仅限于通讯领域。但是,如果你了解一下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正在发展的第2代星链,也就是“星盾”的目标客户和使用前景,恐怕不得不承认这将对中国的军事安全构成严峻的挑战。

据报道,美国国家侦察局正在从马斯克旗下的公司购买一个由数百颗情报收集卫星组成的星座,它可能会带来战术和战略天基传感器的革命。路透社援引五位熟悉该交易的匿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一直在根据 2021 年获得的 18 亿美元合同开发新的低地球轨道间谍卫星。现在最为敏感的就是这个低轨星座“星盾”所具有的功能。早在2022年,美国陆军就开始评估“星盾”提供的通讯能力,美国太空军也采取了类似的行动。也就是说,“星盾”将是一种比星链更加可靠的高端天基通信网络,星链的星间激光通信终端是当今唯一在轨道上大规模运行的通信激光器,基于激光通信系统的抗干扰和快速发送大量信息的特点,用作军用高速带宽指挥无人平台作战的前景广阔。但对“星盾”来说,通讯功能根本不是重点。

该星座目前确认将“地球观测”列为其三个主要重点领域之一,另外一个功能是“托管有效载荷”。

星盾的地球观测能力有多强大?按路透社的说法,可以“实时跟踪地面目标,并与美国情报和军事官员共享这些数据”,“拥有可以作为群体运作的地球成像能力”。星盾又是如何实现对地面目标的全天候实时跟踪呢?传统的光学卫星和红外成像卫星都不具备这样的功能。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种可能:美国正在开发一种小型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可以区分地面上的移动和静态目标,并可以跟踪这些移动目标的活动。近些年来,有源相控阵天线技术获得迅速发展,合成孔径雷达对移动目标检测已经很成熟了,再加上这种卫星具有强大的通讯模块,完全可以对地面移动目标的全天候侦察与数据传输。另外,自 2021 年以来,美军已将天基监视能力作为取代E-8C的关键要素。随着E-8C退役,发展庞大的对地监视星座的时机就成熟了。

美军高层此前也透露说:“星盾”星座拥有能够执行多种对面观测任务的传感器套件,满足美军全景或近全景瞄准和从太空监视的需求。从美军的角度来看,通过马斯克公司的协助获得一个庞大的对地低轨道侦察网,有几个巨大的好处:运营成本可能要比部署E-8C和大型侦察卫星更低;一个拥有数百颗卫星的星座在面对反卫星武器攻击时更有弹性,提升美军应对太空战的能力;天基卫星侦察能力远比其他侦察手段更加可靠、灵活和及时;也可能最终让美军对战场态势实现近乎全景式透明化。

我们都知道,中国也在扩大自己的天基情报搜集能力,那么面对“星盾”所带来的巨大威胁,又应该如何应对呢?说实话,夸大星链的军事威胁是愚蠢的,而藐视“星盾”的威胁可能是致命的。但是,鉴于美国天基卫星技术的发展,谁也无法阻止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与美军的合作,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对中国来说,应对“星盾”的威胁,最好的办法就是部署自己的“星盾”。基于中国当前强大的电子工业和航天事业,想实现并不难,唯一需要加油的是尽早获得可以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让我们能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地大规模部署低轨或超低轨侦察卫星网。

总体而言,中美之间在未来一定会出现天基侦察相互透明化,也就是出现两强并立的局面。如果中美不发生战争的话,那么中美相对其他国家就会拥有巨大的军事技术优势。如果中美发生战争的话,这种相互透明的军事态势又将取决于双方导弹武器性能和产能,而美国在这方面还是要吃大亏的。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